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利元亨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极速体育nba在线直播吧    发布时间:2024-02-22 21:47:46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代码C35)。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决定》、工信部联规〔2016〕349号《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公司属于国家当前重点支持的智能制造装备业。

  智能制造所处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多学科、跨行业,融入智能控制、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产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及技术路线需要深入理解,对研发、设计、制造能力有着较高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行业内企业要长期积累与沉淀才能形成核心技术优势,适应下游客户慢慢的升高的技术、质量与服务要求,提供成套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和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政策导向,为智能装备制造业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公司是全球锂电池制造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已与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国轩高科(002074)、蜂巢能源、欣旺达(300207)等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积极开拓了远景动力、三星SDI、福特、瑞浦兰钧、海辰能源、楚能新能源、京威股份(002662)、小鹏汽车、阿特斯、清陶能源、天能股份等海内外知名客户。公司在专注服务锂电池行业龙头客户的同时,积极开拓光伏、氢能等行业的优质客户,提升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行业的地位。

  公司研发制造的智能化装备分别通过CE、UL、CSA、ETL等各种欧美国家标准的认证。公司设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能化锂电池制造装备企业重点实验室”。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外知识产权布局超过2,400余项,并参与了《20184406-T-604数字化车间可靠性通用要求》《GB/T40571-2021智能服务预测性维通用要求》《20182036-T-339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术语》等十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建立,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广东省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广东省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示范单位等超过30项国家及省部级资质和荣誉。公司基本的产品/技术“锂电池热冷压化成容量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动力电池制芯工艺全自动装配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全自动软包锂电池生产线”、“锂电池激光焊接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经鉴定,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下游应用市场的增长带动锂电装备行业迅速增加,受益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的提高,有效拉动对动力锂电池的需求,动力锂电池已成为锂电行业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各类锂电池市场具体发展状况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过去的政策引导期,补贴政策逐渐退坡,传统车企入场,造车新势力逐渐成熟,进入需求拉动期,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欧洲汽车碳排放标准趋严、美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持续加码,引领海外汽车电动化加速。相关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022年/2025年/2030年将达到897/1,772/3,951万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022年/2025年/2030年将达到518/1,119/2,753GWh,未来4年复合增长率为31%。

  与此同时,锂电池厂商大幅扩产拉动了设备行业订单。据高工锂电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动力电池投扩产项目达到63个,投资总额超6,218亿元,规划新增产能超过2.5TWh。据鑫椤锂电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一季度,各个锂电企业新投建、新签约项目资金达2,306亿元,建设年产能超过626GWh。根据上述新能源汽车预计销量对锂电终端需求、锂电厂商扩产计划,预计到2025年,锂电设备市场容量接近2,000亿元,是2021年的2.5倍以上,是2020年的3倍以上。

  2021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为66.3GWh,同比增长132.4%。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迅速增加的驱动因素来自中国企业。2021年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42.3GWh,占全球出货量的63.8%。2021年以来储能锂电池企业普遍进入订单爆满、产能不足与计划大幅扩产的状态。从长久来看,储能电池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将达到243.7GWh,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38.46%。

  光伏装机量持续攀升,终端需求景气向好。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加速发展。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170GW;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推动下,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240GW-330GW。装机量的攀升印证终端需求旺盛,而产业链各环节厂商也都积极扩产,不断释放设备红利。

  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技术不断成熟,国产化进度超预期,预计燃料电池汽车将迎来新的增长期;今年1-7月中国氢车销量(1,633辆)超去年全年产量,同比增长130%。受国家政策影响,燃料电池汽车短期需求慢慢地升高,主要使用在于终端低碳交通运输,国家政策计划到2030年拥有100万氢能汽车,建设1000座加氢站,长期趋势向好。

  公司主要是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为新能源领域(锂电、光伏、氢能)公司可以提供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是全球锂电池制造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

  公司的新能源锂电装备产品系列往方壳、软包、大圆柱电池的制造全工序覆盖,基本的产品包括电芯极片段、装配段、检测段、模组Pack段及仓储物流、数智整厂等软硬件装备产品,具体为涂布机、激光切机、高速卷绕机、高速叠片机、激光焊接机、电芯装配线、化成分容一体机、电芯外观检测机、模组Pack线、智能仓储物流等专机及整线产品。除此之外,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智能装配线也成功推向市场;氢能装备方面,与国家电投继续深化合作;光伏装备方面,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光伏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公司研发活动围绕下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工艺、新技术开展,依据本行业特点,建立起有利于保持技术创新且符合公司业务情况的研发模式。

  第一部分是下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工艺、新技术的前瞻性预研。研发部门通过核心技术平台做基础研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的策略的前沿技术,例如高速高精叠片控制技术、基于位置同步输出的激光焊接过程控制技术、基于2D/3D混合视觉质量检验技术、整线信息快速融合技术、多组合优化调度技术等,保障公司在行业中始终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预研的研发流程最重要的包含市场分析、立项评审、研发过程、项目验收、项目发布等。

  第二部分是对下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研发部门通过设计机械解决方案、电气控制解决方案和软件解决方案,积累沉淀结构标准、电气标准、外观标准、装配调试标准等,能够广泛适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工业流程,保障公司在市场上始终具有领先的竞争力。应用研究的研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项目立项、方案架构设计与评审、方案细化设计、BOM和SOP的制定、验证与优化设计、评审结项等。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分为机加钣金件、电器元件、成套模块、传动元件、气动元件和其他辅料等。电器元件、传动元件、气动元件和其他辅料等,由采购部向生产厂商或其代理商直接采购。定制化的机加钣金件和成套模块,由企业来提供技术图纸或者规格要求,供应商根据相关要求生产。

  公司的原材料采购需求是订单驱动和部分物料提前储备。订单驱动采购是指公司依照销售订单的BOM表清单对供应商下达采购需求。提前储备,一种原因是指公司依据安全库存,提前采购用量较大的原料,如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等;另一方面是指公司针对交付周期较长(如多轴机器人等)、预期价格持续上涨(如工控元件等)的物料提前采购备料。

  为应对生产中出现的临时性、紧急性用工需求,公司将部分技术上的含金量较低、替代性较强的工序(组装服务)外包给供应商。外包采购模式包括劳务外包和模块外包。劳务外包是直接向供应商采购劳务服务,按照供应商当月实际提供的人员工时及约定单价进行结算;模块外包是将整机中部分工位外包给供应商,供应商进行组装,公司依照技术约定进行验收,双方根据验收成果进行结算。

  公司存在委托加工业务,主要是金属表层处理、线材加工、走丝、极耳压块和热处理等工序。由公司购入原材料,将委外加工的原材料交于加工商,委外加工完成后收回加工品。

  公司原材料采购款的付款方式主要为预付、现结、当月结、月结30天、月结60天等,主要是采用开具或背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公司产品主要为定制化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公司对该类设备的生产主要是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依据工程中心制定的BOM和SOP,供应链中心采购物料、机加中心生产加工部分零件、装配中心组装调试产品,预验收通过后发往客户现场,整机调试完成并经客户终验收。

  同时,公司还为客户提供增值改造服务。公司对该增值类设备的生产主要是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另外,考虑到主要客户对出货、验收时间的要求,以及双方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对部分增值类设备先进行生产,之后再与客户签订订单。

  公司的销售流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主导合同签订阶段、厂内过程跟进阶段和厂外过程跟进阶段。公司与客户主要是采用协议定价的方式,少数客户采用招投标定价的方式。

  公司结算方式主要为“客户下单-产品发货-客户验收-质保期结束”的分步收款方式。公司依据客户的订单规模、合作历史、商业信用和结算需求,以及双方商业谈判的情况,不同客户的付款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在签署订单、发货时各收一笔预收款,合计金额占订单金额40%-60%,验收后合计收取到订单金额的80%-100%,存在质保金条款的订单或合同于质保期结束收齐尾款。

  公司形成较为立体、全面且规划长远的营销体系。由销售部、市场战略管理部、技术部组成,分别主要负责客户维护拓展和订单跟踪、市场推广和新领域拓展、技术支持。其中,销售部围绕业务板块分设锂电池事业部、汽车零部件及其他领域事业部,服务于国内的客户群体。同时,公司结合国际化战略,设立国际销售部,主要负责公司全产品线的海外业务拓展。公司在境外设立子公司和办事处,能够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和支持。

  自动化设备由感知、控制和执行系统三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之上,公司设备逐步引入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公司据此将技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感知技术、控制技术、执行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的技术体系如下: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119件,已获得授权专利1,257件,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272件。报告期内新增申请专利282件,已获得授权专利270件,新增登记软件著作权43件。

  公司一直注重于对研发项目的持续投入,本报告期研发费用同比上期增加68.31%,主要系公司加大在研项目投入,从事研发工作人员大幅增加所致。

  1、公司在研项目主要阶段分为立项阶段、概念设计阶段、计划阶段、初样设计阶段、正样设计阶段、中试阶段。

  2022年以来公司坚定执行既有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努力克服疫情反复的不利因素,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加快产能建设及时交付等措施,保持公司经营业绩快速增长态势。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43,507,917.00元,净利润169,495,337.18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6.49%和71.25%,主要情况如下:

  公司是全球锂电池制造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在与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等厂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开拓了远景动力、三星SDI、福特、瑞浦兰钧、海辰能源、楚能新能源、京威股份、小鹏汽车、阿特斯、清陶能源、天能股份等海内外知名客户。公司在专注服务锂电池行业龙头客户的同时,积极开拓光伏、氢能等行业的优质客户,提升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地位。

  公司进一步覆盖全锂电工艺段产品,丰富优势产品系列,为客户提供从电芯制作、电芯装配、化成分容测试到模组pack、智慧物流在内的锂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实现了专机→一体机→局部环节整线→真正的整线(全流程生产线)的产品布局。着力提升涂布机、叠片机、卷绕机、模切机、化成分容机、焊接机、智能仓储、装配线、物流线等核心专机、整线的产品质量和产能优率,整线自给率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得到客户的积极认可,获得充足订单。

  截至2022年7月末,公司在手订单及中标通知金额为93.29亿元(含税),其中锂电设备在手订单及中标通知金额90.27亿元(含税)。

  公司始终坚持研发创新,通过长期高效的研发投入,掌握并成熟应用了智能制造相关的关键技术,建立覆盖感知技术、控制技术、执行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五大核心技术体系,充分运用到锂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中,实现锂电核心装备相关的高质量涂布、高速叠片、高速高精度激光焊接、高效化成检测、仓储物流调度等技术方案及产品达到客户技术指标,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20,706.47万元,同期增长68.31%,占本期营业收入比例11.88%,多年里来公司始终保持11%以上的研发投入,保障公司科技创新优势。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257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1件、实用新型专利1,021件、外观设计专利95件;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272件。公司拥有的专利、实用新型技术和软件著作权等涵盖了所生产新能源设备产品所涉及的放卷、收卷、裁断、卷绕、叠片、入壳、贴胶、焊接、组装、pack等多个工艺模块,现有技术可为研发新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发展迅猛,全力加速扩大产能。一方面加快IPO项目的建设进度,截至目前主体建筑已封顶,预计2023年初能够投入使用;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新增租赁场地及在自有土地上新建装配车间投入使用,实现产品按时大规模交付。

  公司积极推进标准化、体系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搭建完善有效的内控体系,保证了业务运作流畅,能及时响应客户的技术需求,实现多产品不同阶段的项目同时开展以及快速交付。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新兴消费电子需求快速增长。锂电池企业不断扩张产能,带动了锂电池制造设备需求高速增长。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减弱,从推广阶段进入成熟阶段,未来动力锂电池行业也将随之进行结构性调整,技术落后的锂电池产能将逐步淘汰;此外,消费电子行业亦存在周期性波动的风险。若公司不能持续与下游技术先进的锂电池保持紧密合作,保持优质的客户群体,下游锂电行业波动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期末,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为236,519.62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2.35%,占比较高。报告期期末,公司发出商品余额是114,536.90万元,占存货余额的比例为47.68%。报告期期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3,721.74万元。公司产品按照每个客户需求定制化设计,生产销售周期较长,存货周转较慢。公司在开拓新客户、新产品的过程中,因短期内对新客户的技术路线不熟悉、对新产品相关技术或经验不足,部分订单出现亏损,存在存货跌价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5.93%,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目前客户对整线尚未形成规模化的采购,且不一样的客户整线设备的工序、技术以及后续整改要求差别较大,导致定价和毛利率差异均较大。未来随着下游锂电厂商对整线设备需求增加、公司募投项目达产,锂电池整线销量提升将对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影响较大。若公司的整线产品未能标准化、规模化,整线设备毛利率仍然较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期末,应收账款(含分类为合同资产)账面价值为100,500.35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7.46%,占比较高。公司的应收账款客户主要为国内大型锂电池厂商,客户信用良好,但若未来客户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应收账款将面临较大的无法收回风险。

  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公司必须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开发,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

  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准确判断市场对技术和产品的新需求,或者未能及时跟上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迭代节奏,公司产品将面临竞争力下降甚至被替代、淘汰的风险。

  公司产品均为定制化设备,对研发人员的方案设计能力要求较高,产品在适应下游客户生产工艺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客户个性化应用需求,研发人员是公司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公司可能面临关键人才流失,进而导致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下降的风险。

  公司在长期科研实践过程中,经过反复的论证与实验,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公司存在关键技术被侵权的风险。

  2019年12月,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2019年至2021年公司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文件规定,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公司享受上述增值税优惠政策。

  如果未来国家上述税收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公司不能再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可能对公司经营成果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设立研究院,建立由博士带头的高素质预研团队,跟踪智能制造行业内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前瞻性预研,通过核心技术平台进行基础研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的前沿技术。工程中心在研究院的前瞻性预研和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内的实际需求,形成能够广泛适用于新能源锂电、光伏、氢能、储能等多个行业的工业流程,保障公司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保持领先的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建立了高素质的研发团队,熟练掌握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共性技术,具备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积累了丰硕的研发成果,产业化应用中的产品或技术具有先进性。公司已建立起平台化技术体系,使得公司的平台性技术能迅速的跨领域应用,满足公司高精、高速、高效、高稳定性的产品开发战略。

  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覆盖了智能装备感知、控制、执行、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五个层面,并且有效解决了传感层面的多维度信息融合、控制层面多维信息耦合和一体化、执行层面柔性化及高精度高效率、数字化层面的动态模拟的准确性和人工智能层面环境自适应性问题等。

  公司拥有强大的设备交付能力,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水平:

  (1)在产品设计方面,公司通过将不同设备的经验分解成工艺平台,将工艺平台逐渐沉淀为标准化平台,在标准化工艺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内部的技术模块形成通用技术,从而实现同一技术或模块在不同非标产品中的灵活运用。

  (2)在生产运营方面,公司的“海葵云”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制造管理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仓储控制系统(WCS)、供应链管理系统(S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工业互联网平台(IOT)、数据分析系统(BI)、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SCADA)等企业数字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公司各个业务板块的业务、流程、数据等全面一体化,极大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和数据质量。

  (3)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结合海葵云平台、SRM系统、轻量SaaS版MES系统以及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形成了与供应商的订单、交期、图纸、设计数据等信息共享,有效的提高了供应链协同效率,为产品及时生产交付奠定基础。

  公司纵深研究客户产品工艺,积累了多年的锂电池研发经验,并且致力于积累不同下业应用的标准化、平台化技术,从而实现产品的跨领域应用和快速研发。

  公司统筹整合场地资源,提前储备了众多与项目交付强相关的程序、装配、调试等工程师,打通产品交付全链条节点,可实现多产品不同阶段的项目同时开展,保障了产品按期保质保量交付统筹,能满足客户集中大规模交付的需求。

  公司不仅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新能源智能装备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自成立之初就有布局国际化道路,早在2017年就已有产线及整厂设备出口到德国,项目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服务于世界一流的企业。

  公司形成较为立体、全面且适合目前发展现状的营销体系,打造全球化的营销布局。公司执行国际化战略,设立国际销售部以及境外设立子公司和办事处,主要负责公司全产品线的海外业务拓展和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和支持。目前,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作为总部海外业务联络窗口,同时在德国汉堡、美国特拉华州设立了子公司,并在美国洛杉矶、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汉诺威、慕尼黑等地都设立了办事处,重点聚焦电池厂商海外设厂和国外汽车厂商设备需求,能够及时的为海外客户提供快速响应服务和技术上的支持,实现欧美本土化经营以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境外业务合作也取得较大进展。

  公司在与海外客户合作业务中,同步与TV南德、埃森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利元亨在进军国际市场时,在环保法规、技术安规上与国际接轨。

  利元亨从始至终坚持以公司发展目标与人才战略规划作为导向,成为人才孵化、技术创新、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培育平台,秉承“做强做精中国自动化”的公司使命,以公司文化、战略发展、关键技术为教学内容,从技术赋能、文化塑造、意识强化等方面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打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时代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公司搭建符合实际需求的“四等十级”人才评价和培训体系,制定各级人员成长学习地图并建立对应的培训课程体系,各岗位具备清晰的学习路径及晋升通道,完善职责分工及内部项目合作机制,进一步细化人员岗位权责,建立体系及作业流程标准,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践行客户至上、艰苦奋斗、明德格物、成己达人的企业价值观,构建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名誉和物质奖励涵盖公司各方面的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人才稳定和激励作用,增强员工对公司的高度认可和凝聚力,打造出一支高效、专业、务实的团队,形成了独有的利元亨奋斗者文化。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轩高科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京威股份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欣旺达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德时代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